close

觀眾的笑聲是從雙頰上淚水中穿出來的。但那淚水絕對不是同情與憐憫,而是同理與感動。

全文取自:http://taiwan.chtsai.org/2010/11/17/bei_yiwang_de_shiguang/

牽手.jpg 

Taiwan2.0/被遺忘的時光/ 蔡志浩

今天應高雄市電影圖書館之邀出席《被遺忘的時光》在高雄大遠百威秀影城舉行的特映會。這是楊力州導演用三年的時間拍攝的以失智症為主題的紀錄片,記錄台北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裡的六位失智老人及其家庭的故事。這主題很困難,但楊力州導演還是拍出了一部相當精彩的電影。

失智症是很困難的電影主題,對紀錄片來說又更困難。觀眾對此疾病多少有些印象(或刻板印象),走進戲院之前已作了相當多的預期。電影如果處理得不好很容易變得太可預期而降低了吸引力,或是流於煽情而失去了深度。難能可貴的是 《被遺忘的時光》完全沒有這些問題。

今天整間戲院充滿了笑聲,滿場的觀眾是笑著看完這部電影的。你大概很難想像吧!為什麼笑?因為這些失智老人在彼此的互動中,或是在與家人或養護中心同仁的互動中,往往都會有超出一般人預期的反應。是的,我當然知道那是症狀造成的。我一開始覺得笑出來很不應該,好像在嘲笑他們。後來就自然地笑了,而這也是導演期望的:他希望我們看到一群有趣的老人,而不是可憐的老人。

看著片中的六位老人,我感觸特別深的是,或許他們的智力(intelligence)嚴重受損了,但他們在歲月中累積的智慧(wisdom)卻仍能顯露出來。觀眾大笑絕對不是笑這些老人受損的智力,而是感受到了奮力衝出他們受損認知功能的層層障礙傳出來的人生智慧的趣味。是的,觀眾的笑聲是從雙頰上淚水中穿出來的。但那淚水絕對不是同情與憐憫,而是同理與感動。

一般人除非家中有失智症的長輩,或是在相關機構工作,否則很難有機會長時間觀察失智老人。就因為這樣隔著一段距離,人們很容易產生刻板印象。很多時候人們以為自己了解失智症,其實並不真正了解。這部電影近距離地記錄失智老人並訪問他們的家人,讓觀眾建立「人」的全貌。觀眾看到的不是幾位有病的老人,不是幾位有某種症狀的老人,而是幾位老人。

《被遺忘的時光》將在 11 月 26 日正式在院線上映。希望你能帶著你的家人一起去看這部電影。這部電影不僅可以讓你更了解失智症,更會讓你開始重新檢視自己對自己的人生、對身邊的人、對跟自己不一樣的人、以及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別擔心,電影本身不批判,你也不會覺得被批判。你只會覺得有隻溫暖的大手輕拍你的背提醒你一些事情。就算都不管這些,純就觀影過程的體驗來說,這部電影仍然值得一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被遺忘的時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